一、线粒体的主要功能
1.能量代谢: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将有机物(如葡萄糖)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的生物反应提供所需的能量。ATP的产生反映了细胞的能量供应状态,能够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应激反应
2.调节氧化应激:线粒体是活性氧(ROS)的主要来源,在细胞信号转导和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监测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水平可以帮助评估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程度,并揭示潜在的细胞损伤机制
3.调节细胞内钙稳态:线粒体通过调节钙离子(Ca2+)的储存和释放,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及维持细胞内的离子平衡。它们还在细胞凋亡和自噬等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调控细胞生死路径来维持组织的稳态
4.细胞凋亡调控: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当细胞受到内部或外部凋亡信号刺激时,线粒体的膜通透性会发生改变,释放出细胞色素C等凋亡相关因子,激活细胞内的凋亡信号通路,促使细胞凋亡
5.合成生物分子:线粒体参与一些生物分子的合成,如血红素、维生素等。这些生物分子对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例如血红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气的运输
二、线粒体的功能检测方法
1.形态学观察检测
【意义】通过显微镜技术直接观察线粒体的形态、大小、结构及分布。线粒体形态异常(如肿胀、嵴断裂),常提示功能损伤
【方法】
l 透射电镜(TEM):金标准。观察线粒体结构肿胀等细节。
l 荧光染色:Mitotracker染料+荧光显微镜,快速分析形态与分布
l 高级显微技术:原子力显微镜、AiryScan显微镜,超分辨率成像
【应用】评估线粒体结构完整性,线粒体形态异常(如碎片化、结构破坏),常伴随功能缺陷
2.ROS水平检测
【意义】线粒体是ROS的主要来源,其过量产生会导致氧化应激和细胞损伤
【方法】
l 荧光探针:DCFH-DA(检测H2O2)、MitoSOXRed(检测超氧化物)结合流式细胞术或荧光显微镜定量
l 化学发光法:如鲁米诺体系检测超氧阴离子
【应用】研究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衰老)及抗氧化药物效果
3.线粒体呼吸耗氧率(OCR)检测
【意义】OCR反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是能量代谢的核心指标
【方法】
SeahorseXF分析仪:实时监测OCR,结合寡霉素(ATP合酶抑制剂)、FCCP(解偶联剂)等药物区分基础呼吸与最大呼吸
荧光试剂盒:特异性探针+酶标仪,进行高通量筛选
氧电极法:传统但操作复杂,适用于离体线粒体
【应用】药物筛选、代谢疾病(如肥胖)研究
4.ATP含量检测
【意义】ATP是线粒体能量输出的直接产物,其水平反映能量供应状态
【方法】
荧光素酶法:利用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发光(需ATP),灵敏度达nmol级
高效液相色谱(HPLC):精确分离并定量ATP/ADP比值
Mito-Rh探针:实时监测线粒体ATP动态
【应用】:评估细胞活力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
5.线粒体膜电位(ΔΨm)检测
【意义】ΔΨm是驱动ATP合成的电化学梯度,是线粒体能量状态的关键指标。ΔΨm下降通常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其崩溃是凋亡早期标志
【方法】
l JC-1染料:膜电位高时形成红色荧光聚合物,电位低时呈绿色单体,红绿比值量化ΔΨm
l TMRM/Rhodamine123:单色荧光强度与ΔΨm正相关
l FRET技术:FixD+LA探针,高灵敏度检测MMP动态
l 流式细胞术:大规模样本筛选,结合TPP-CY可亚细胞定位
【应用】凋亡研究、心血管疾病模型
6.线粒体DNA(mtDNA)分析
【意义】mtDNA突变或缺失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方法】
l PCR扩增+测序:检测点突变或大片段缺失
l qPCR:定量mtDNA拷贝数(如ND1/COX1基因)
【应用】遗传性线粒体疾病诊断(如Leber视神经病变)
7.呼吸链复合物活性检测
【意义】评估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中复合物I~V的活性,反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
【方法】
分光光度法(复合物I/V):NADH氧化速率(340nm)
分光光度法(复合物1):琥珀酸-DCPIP还原反应(600nm)
Western blot:检测复合物蛋白表达水平
【应用】线粒体肌病研究、药物毒性评估
8.钙离子(Ca2+)检测
【意义】线粒体钙离子稳态对能量代谢和细胞信号传导至关重要
【方法】
l 荧光探针:Rhod-2AM(线粒体靶向)、Fluo-4 AM(胞质钙)结合共聚焦显微镜
l 其他技术:沉淀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应用】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9.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检测
【意义】MPTP异常开放导致线粒体肿胀和细胞死亡
【方法】
l 钙黄绿素-钴法:MPTP开放时钴淬灭胞质荧光,线粒体荧光减弱
l 膜片钳技术:直接记录离子通道电流(高精度但设备复杂)
l 分光光度法:检测MPTP开放相关物质变化
【应用】心肌保护、抗癌药物机制研究
10.线粒体自噬检测
【意义】线粒体自噬是清除受损线粒体的重要机制,其异常可能导致细胞功能障碍
【方法】
l 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如LC3-11、PINK1/Parkin)共定位
l 荧光标记:如mCherry-GFP-LC3双标体系区分自体阶段
【应用】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
实验外包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https://www.do-ge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