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诱导破骨细胞实验流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提取与分离
1. 样本采集:无菌条件下,对实验动物(如小鼠)进行麻醉后,暴露股骨或胫骨,用注射器从骨髓腔中抽取骨髓液,注入含肝素或EDTA抗凝剂的无菌试管中。
2. 稀释过滤:将骨髓液与等体积的PBS混合,通过40µm细胞滤器过滤,收集到离心管中。
3. 密度梯度离心:在离心管中加入密度梯度介质,缓慢加注稀释的骨髓液,400g离心20分钟。离心后用移液器吸取中间的单个核细胞层,转移到干净离心管中。
4. 洗涤细胞:加入10ml PBS洗涤,4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重复洗涤1 - 2次。
5. 细胞接种培养:将沉淀的单个核细胞重悬于含10 - 20%FBS的DMEM培养基中,按1 - 2×10⁶cells/cm²的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瓶中,放入37°C、5%CO₂培养箱中培养。24 - 48小时后,更换培养基以移除未贴壁的细胞,此后每2 - 3天更换培养基,直到细胞达到70 - 80%的融合度。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
1. 细胞准备: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达到一定融合度后,用胰酶消化并收集细胞,以合适的密度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如24孔板,培养基为含20 - 50ng/mL M - CSF的α - MEM培养基。
2. 诱导分化:细胞接种12小时后,更换为含有20 - 50ng/mL M - CSF和50 - 100ng/mL RANKL的10%FBS的α - MEM培养基,此后每隔一天换液,诱导6 - 8天。
3. 破骨细胞鉴定:诱导结束后,按照TRAP染色试剂盒说明书对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三个或更多细胞核且呈深红色至紫色的TRAP阳性细胞即为破骨细胞。
实验外包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https://www.do-ge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