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瘤模型构建要点及应用解析(以脑、肺、肝、卵巢、乳腺为例)
一、模型定义与核心价值
原位瘤模型通过将肿瘤细胞/组织移植至与原发器官一致的解剖位置(如肝癌细胞植入肝脏),精准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互作、血管生成及转移特性,较皮下异位移植模型更贴近临床病理特征
二、器官特异性模型构建
肝原位模型
细胞系选择:人源HepG2、Hep3B(HCC模型)或鼠源H22细胞
技术要点:通过手术暴露肝脏,直接注射肿瘤细胞悬液或植入预成瘤组织块(如HepG2-Luc荧光标记细胞)
应用场景:评估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靶向免疫治疗对肝癌的干预效果
脑原位模型
常用细胞系:U87-MG(胶质母细胞瘤)、G261(胶质瘤)及其荧光标记变体(如U87-MG-luc)
关键挑战:需突破血脑屏障模拟,常采用立体定位仪精准注射至特定脑区(如海马体或皮层)
药效验证:适用于靶向递药系统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脑部渗透性测试
乳腺原位模型
模型构建:使用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HCC1954(HER2阳性)等细胞系,经乳腺脂肪垫注射构建
病理特征:模拟乳腺癌向肺、骨等器官的转移行为,评估抗转移药物(如CDK4/6抑制剂)疗效8。
卵巢原位模型
细胞选择:OVCAR-3(浆液性癌)、SKOV3(腺癌)等,通过腹腔镜技术植入卵巢表面或实质
监测指标:腹水生成量、CA-125水平及腹膜转移结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