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ulgen 富尔根染色是一种用于检测 DNA 的经典染色方法,以下是其相关介绍:
基本原理
水解反应:利用 1M HCl 在 60℃下水解,使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去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打断,嘌呤脱下,去氧核糖 C-1 位置释放出醛基。
显色反应:席夫试剂中的碱性品红原为桃红色,与亚硫酸作用时被氧化,醌型变为苯型,成为无色透明的 N - 亚磺酸亚硫酸副品红碱。当与 DNA 水解产生的醛基作用时,其分子式恢复为醌型结构,呈现紫红色。
操作步骤
取材与固定:选取合适的组织或细胞样本,如植物根尖、动物组织切片等,常用卡诺氏固定液等进行固定,以保持细胞形态和 DNA 的完整性。
脱蜡与水化:如果是石蜡切片,需要先进行脱蜡处理,用二甲苯等试剂去除石蜡,然后依次经过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水化,使组织回到水溶液状态。
水解:将标本放入预热至 60℃的 1M HCl 中水解适当时间,一般为 8-10 分钟,水解时间需根据不同的组织类型和固定剂进行优化。
水洗:水解完成后,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冲洗标本,去除多余的盐酸。
染色:加入席夫试剂,在暗处染色 30-60 分钟,使释放出的醛基与席夫试剂充分反应,形成紫红色产物。
漂洗:从席夫试剂中取出标本,用亚硫酸水溶液漂洗,去除未结合的席夫试剂,一般漂洗 5-10 分钟。
水洗:再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冲洗,去除残留的亚硫酸水溶液。
脱水、透明与封片:依次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脱水,然后用二甲苯等透明剂进行透明处理,最后用树脂等封片介质将标本封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