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高背景或阴性对照值偏高
【原因】
1. 阴性对照孔被阳性对照或样品污染
2. 抗体非特异性结合
3. 酶结合物过浓
4. 孵育温度过高
5. 底物在使用前曝光
6. 读板前停留时间过长
【建议】
1. 洗涤时,勿将洗液溢出孔外
2. 封闭液不适合,更换封闭液
3. 检查酶结合物是否按照说明书规定比例稀释
4. 检查孵育箱的温度是否正确、稳定
5. 应保存在暗处,避光
6. 加终止液后3分钟内读板
问题二:阳性对照值偏低或低吸光度
【原因】
1. 试剂未平衡至室温
2. 检测体积偏小
3. 孵育时间过短
4. 底物受污染
5. 包装袋中有湿气
6. 样本中有抑制剂
【建议】
1. 实验开始前,将试剂盒从冰箱取出平衡至室温
2. 检查移液器吸液管道是否堵塞
3. 使用计时器,准确孵育时间
4. 使用新配置的试剂,重新实验
5. 检查袋中是否有干燥剂(叠氮钠会抑制HRP酶的活性)
问题三:边缘效应
【原因】
1. 蒸发
2. 温度不均匀
【建议】
1. 各个步骤之间,须使用封版胶密封反应板
2. 校准孵育箱,勿叠放反应板
问题四:重复性较差
【原因】
1. 微孔中有气泡
2. 试剂未混匀
3. 样本中有杂质或沉淀物
4. 微孔包被面被吸头划破
5. 使用用过的封板胶纸
【建议】
1. 用针尖挑破气泡
2. 确保充分混匀试剂
3. 使用前离心
4. 加液时小心操作
5. 每次须使用新的封板胶封住反应孔
问题五:标准曲线不佳
【原因】
1. 倍比稀释标准品时未混匀
2. 过早稀释标准品
3. 加入的体积不正确
【建议】
1. 稀释标准品的每一步均需混匀
2. 标准品在快要使用时稀释
3. 使用校准过的移液器,快速、等量的将标准品分配到各个微孔中
问题六:标准曲线良好,但样本无检测信号
【原因】
1. 样本中无检测物或检测物含量极低
2. 样本中其他物质影响/掩盖检测
3. 样本中检测物浓度过高,Hook效应导致假低值
【建议】
1. 设置内参,重新实验
2. 适当稀释样本,降低其他物质的干扰,或作系列稀释,检测回收率
3. 适当倍数稀释样本,检测物浓度尽量在试剂盒检测范围内
问题七:整块板OD值偏低
【原因】
1. 显色时间不足
2. 孵育温度偏低
3. 未加终止液
【建议】
1. 适当延长显色时间
2. 36°C为最适反应温度
3. 加入终止液,增强颜色反应的强度,稳定最终的颜色反应
问题八:整块板产生阳性OD值或整个板显蓝色
【原因】
1. 洗涤液体积不足或底物被残留于孔底的结合物所污染
2. 结合物浓度过高
3. 血清中有血清因子
4. 底物容器不洁净
5. 底物孵育时,微孔板曝光
【建议】
1. 洗涤时,缓冲液充满至孔边缘,但要确保不能溢出孔外
2. 检查结合物是否按照说明书建议比例稀释
3. 勿加热血清
4. 用酸清洗容器瓶,再用蒸馏水冲洗
5. 加底物后,立即将板置于暗处
问题九:假阳性反应
【原因】
1. 洗涤不充分
2. 洗板机管道堵塞
3. 加结合物时,酒在微孔边缘
4. 检测样本中含有红细胞
5. 微孔中液体挥发
【建议】
1. 使用前检查洗板机是否正常工作
2. 需经常维护洗板机
3. 小心向微孔加入结合物,加入微孔底部中央,避免与孔壁和边缘接触
4. 对检测样本离心
5. 用封板胶密封反应孔,置于湿盒内
问题十:显色缓慢
【原因】
1. 样本未置于室温
2. 酶结合物活性减弱
3. 酶活性受到抑制,如叠氮钠
4. 显色温度不适当
【建议】
1. 实验开始前,将样本平衡至室温
2. 检测酶结合物稀释度
3. 避免实验不当的防腐剂
4. 按说明书调节温度
ELISA实验注意事项
l 每个板的正面和左面写上检测指标名称,确保各个步骤中试剂样品不加反
l 敷育过程中板用封板膜贴上或者用一次性手套包住
l 实验过程中板不能干,如有多个板,可以先甩干,在加样前再拍干
l 板底部也要检查确保干净,甩的时候也要避免孔和孔之间交叉污染
l 每个板的最后一列前两个孔是质控,剩下的都是空自孔
l 试剂盒使用前需从2~8℃冰箱取出,室温平衡至少30分钟
l 浓缩洗涤液若有结晶,需37℃水浴助溶后再稀释
l 生物素化抗体/酶结合物需离心使管壁液体沉底,再轻柔吹打混匀
l 不同批号试剂组分禁止混用,开封后未用完的板条需密封袋保存
l 板条勿叠放,确保各孔受热均匀
l 显色适度后立即加终止液(添加顺序与显色剂一致),避免延迟导致过度显色
l 做好安全防护,终止液含强酸,需戴手套操作
实验外包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https://www.do-gene.com